第七屆亞洲醫療創新論壇:全球生醫投資熱潮!掌握科技大廠與國際創投布局風向!

第七屆亞洲醫療科技創新論壇(MedTEX Summit Asia 2024)已於12月3日至4日於台北寒舍艾美酒店由生策會與生策中心主辦、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與國家發展委員會支持的「第七屆亞洲醫療科技創新論壇(MedTEX Summit Asia 2024)」於12月3日至4日假台北寒舍艾美酒店隆重舉行。論壇以「引領創新.投資未來」為主軸,聚焦全球生醫投資趨勢、生成式AI應用與前瞻醫療科技創新,吸引300位來自產業、資本、學研與政府領域的海內外代表共襄盛舉。

國際創投齊聚台北,掌握全球資金動向

本屆論壇以「引領創新、投資未來」為主軸,邀請來自全球20位科技巨擘與國際創投機構代表出席,深入剖析2025年科技發展與投資趨勢。論壇匯聚Johnson & Johnson、Merck等15家國際大藥廠所培育的新創團隊,並集結Insight Partners、Temasek、MassMutual、ARCH Venture等國際級創投資本所支持的投資項目,首次來台尋求策略合作夥伴,展現台灣在全球生醫創新資本版圖中的戰略地位。

論壇中多場對談聚焦於跨境佈局、成長型企業的資金規劃與投後價值強化,亦首次邀請創投代表直接與參展新創進行交流,提供難得的國際媒合機會。

生成式AI如何顛覆生醫?NVIDIA、微軟解構關鍵路徑

論壇首日由 NVIDIA 技術總監 Ettikan Karuppiah 與微軟亞洲區健康與醫療產業總經理 Keren Priyadarshini 帶來重量級的開場演講,聚焦AI如何驅動醫療轉型AI在藥物研發與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。

NVIDIA 技術總監 Ettikan Karuppiah 探討「AI如何推動整個藥物發現流程的創新與市場機會」,說明AI技術在加速藥物設計、分子生成與臨床應用中的前瞻佈局;微軟則聚焦「生成式 AI 在生物醫學應用」,深入剖析生成式AI在生醫產業的整合潛力,涵蓋資料處理、決策支援與醫療服務強化等應用方向。

「國際新創登台」:18家全球新創首度亮相

本屆論壇同時設立「國際新創專場」,共邀請18家來自全球的創新醫療新創團隊登台簡報,首度來台尋求策略合作與資本機會。其中包含由 Johnson & Johnson、Merck 等18家國際大藥廠所孵育的新創企業,涵蓋組織再生、眼科植入、生醫材料、免疫療法、基因工程與AI醫療等多元應用領域。

這些新創團隊多獲國際製藥巨頭或全球知名創投支持,具高度技術成熟度與市場潛力,其中更有多家已達獨角獸等級,展現論壇在連結全球創新與資本的強大磁吸力。

包括:

l   Tempo Therapeutics|微孔凝膠組織再生材料

Tempo Therapeutics 主要投資人為J&JGalaxy Partners。主要研發一種新型態的微孔凝膠生物材料,用於皮膚癌、腹部與頭頸部等手術後組織再生。此次由執行長 Westbrook Weaver來台進行 A 輪募資,目前公司資本規模為2100萬美金。

l   EyeYon|人工眼角膜移植技術

EyeYon 專注於眼科再生醫療,開發全球首創的人工眼角膜內皮裝置 EndoArt®,並已取得歐盟CE標誌、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證,以及中國NMPA優先審查資格。瞄準全球眼角膜移植市場,致力解決角膜移植資源短缺問題。

l  EpiBone|脂肪幹細胞生成骨移植物

美國新創 EpiBone 為全球首家獲 FDA 核准以幹細胞為基礎製成人用骨與軟骨移植物的公司,結合 AI、機器人與3D列印技術開發精準骨骼再生產品,目前積極拓展中東與亞洲市場。

l   Arbor Biotechnologies|新一代CRISPR平台

由基因編輯領域的先驅張鋒博士創立,Arbor Biotechnologies 的投資人包括 ARCH Venture 和淡馬錫等,募資規模接近百億台幣。公司核心技術是新一代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,能夠精準編輯超過 93% 的人體基因組。公司專注於開發針對遺傳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基因治療方案。此次由技術長 David Cheng 來台進行 C 輪募資。

l   ImmuneBridge|免疫幹細胞擴增與基因工程

ImmuneBridge 的投資人包括默克創投 (M Ventures) 和管理規模超過 900 億美元的 Insight Partners。該公司擁有獨特的免疫幹細胞擴增技術,能將造血幹細胞擴增 100,000 倍,並可應用於癌症、自身免疫疾病及 HIV 等領域。此次由首席科學家 Nina Horowitz 來台進行種子擴展輪募資。

l   Cirsium Biosciences|植物細胞病毒載體平台

Cirsium Biosciences專注於基因療法載體製程創新,開發全球首見的植物細胞 AAV 病毒載體生產平台,用於基因療法與罕見疾病治療。公司目標是加速關鍵基因治療的製造流程,讓患者更快獲得生命救治的機會,同時降低傳統cGMP製造的成本。

l   Rejuvenate Bio|哈佛團隊研發老化基因療法

Rejuvenate Bio 為一家基因療法生物技術公司,專注於開發治療與年齡相關的慢性疾病的新型基因治療方案。該公司基於哈佛醫學院Wyss研究所的科學研究,利用突破性的基因療法技術,通過傳遞和表達抗老化基因,致力於延緩並逆轉年齡相關的疾病和細胞老化,目標包括延長生命和改善健康狀態。

l   Vermimmune|抗腫瘤免疫靶向創新療法

VerImmune 成立於2020年,專注於開發創新癌症免疫療法,其核心技術為抗腫瘤免疫重定向(AIR)平台,透過類病毒顆粒(ViP)技術,引導人體既有的免疫記憶針對腫瘤發動攻擊,具備高度腫瘤特異性與廣泛應用潛力。該平台亦可作為 RNA、小分子與核酸等治療物的遞送系統,目前已獲多家藥廠與機構合作導入。

l   Coastar Therapeutics|創新藥物脂質體包覆大分子藥物技術

Coastar Therapeutics是一家專注於創新生物藥物遞送技術的早期生物技術公司。其核心技術ENHEnS利用純化細胞膜包覆生物藥,有效幫助藥物避開免疫系統清除,提高遞送效率與安全性。此技術能精準將腫瘤免疫療法和基因療法藥物送達目標組織,提升治療效果並降低成本。公司致力於推動癌症和基因疾病的創新治療研發。

l   Myrobalan Therapeutics|促進臍帶再生新型口服神經修復藥物

Myrobalan Therapeutics是一家臨床前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,專注於開發口服神經修復療法,目標是逆轉大腦功能障礙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關鍵病理。公司致力研發高度選擇性且具腦屏障穿透力的候選藥物,希望為退行性神經疾病患者帶來安全有效且具修復潛力的治療方案。

l   Rapafusyn Pharmaceuticals|非肽分子平台FKBP藥物開發平台

Rapafusyn Pharmaceuticals開發全球領先的非降解型Molecular Glue平台,專注調控難以成藥的細胞內與跨膜蛋白靶點。該技術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授權,創造新型蛋白質互作,抑制傳統無法治療的病理機制,推動腎臟急性損傷等領域的創新療法。PRISM BioLab|以鍵結小分子調控蛋白質交互作用開發新藥

l   Qritive10倍速AI數位病理診斷

Qritive是一家專注於AI數位病理診斷的創新公司,利用高性能人工智慧算法快速且準確地分析病理圖像,特別聚焦於癌症診斷。Qritive的技術能大幅提升病理學家的診斷效率和準確度,縮短疾病確診與治療時間。其AI解決方案與羅氏(Roche)的數位病理平台完全集成,助力前列腺癌篩查、淋巴結轉移分析等,推動全球癌症診斷的數位化和智能化發展。

l   HistoSonics|非侵入性聲波技術震碎肝臟腫瘤細胞

HistoSonics開發的Edison系統利用非侵入性的聲波技術(histotripsy),通過聚焦超聲波產生的機械力,快速震碎肝臟腫瘤細胞且不損害周圍健康組織。此技術具備高精準度和安全性,已獲FDA批准,用於治療原發性及轉移性肝癌,臨床數據顯示超過95%的腫瘤破壞成功率,為肝癌患者提供創新且微創的治療選擇。

l   Niramai|以熱成像與AI提高25%乳癌篩檢精準度

Niramai 結合熱成像與AI演算法,開發無痛、非侵入式乳癌早篩技術,可較傳統乳房攝影提升25%早期偵測率,特別適用於年輕族群與高密度乳房患者,強化早期乳癌發現與診斷效率。

l   SYNCELL|空間蛋白體學必備利器可攜式雷射顯影系統

SYNCELL 開發全球首創的可攜式光標靶儀系統,結合雙光子雷射與AI影像辨識技術,能在細胞3D空間中精準定位並標定蛋白質,突破傳統空間蛋白體學限制,推動生物醫學研究與藥物開發創新。

  l Pharmos Biopharm|長效緩釋之肺部藥物遞送平台

Pharmos Biopharm 專注於長效緩釋肺部藥物遞送平台,具備完整配方開發與製造技術,應用於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療。透過與國際藥廠合作與優化開發流程,加速新藥上市並提升臨床治療效益。

l Cytonus|以去核幹細胞為載體之精準藥物遞送平台

Cytonus專注於以去核幹細胞(Cargocyte)為載體的精準藥物遞送平台,結合AI與合成生物學技術,有效避免免疫排斥,提升藥物治療的安全性與療效,推動癌症及嚴重疾病創新治療研發。

聯絡我們
永明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Everbright Biofund Inc.
服務專線: +886-2-2655-7178

Copyright © 2025 Everbright Biofund